江蘇省教育廳日前發(fā)布《留學 (微博) 江蘇行動計劃》,外國留學生來江蘇學習每年可獲得5萬至9萬元政府資助!读魧W江蘇行動計劃》的目標是,到2020年,江蘇要成為外籍人士來華學習的主要目標省份,每年各類外國留學生達到5萬人。據(jù)介紹,2010年江蘇省設(shè)立了“茉莉花留學江蘇政府獎學金”,專門用于資助來江蘇學習的外國留學生。
不解 這讓國內(nèi)貧困生怎么想
今世深刻:我是不是看錯了?目前中國大學生助學金僅每年幾千元,而且只有少數(shù)學生可以獲得,憑什么給外國留學生的資助每年高達數(shù)萬元?
wuca9988777:江蘇省內(nèi)還有多少貧困生?學費怎解決的?還有危險校舍嗎?這個資助計劃經(jīng)納稅人通過了嗎?
小白:能到中國留學的,都不會差錢吧,干嘛要給他們錦上添花,中國有多少學子需要雪中送炭。
建議 只資助高水平留學生
lgxucong:堅決要求只有高水平的留學生才能獲得資助,水平至少與接收留學生的學校學生平均水平相當。
蘋果與蘋果樹:真不如拿出這部分錢資助省里的學生出國學習,然后發(fā)揮人才作用。
胡國良:外籍留學生可以享受豐厚的資助,不知非江蘇的外省籍學生能否免費讀書?
麗容:前期對留學生的豐厚資助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國外留學生的到來,留學生多了,規(guī)模上去了,可以減少資助,最后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!
大局 擴大文化交流意義大
佳銘齒科:不是錢的問題,要有大局意識。其他國家的大學也不把獎學金偏重于本國,為了傳播本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吧。應(yīng)該鼓勵外國人來華留學。
黃老邪:不管哪個國家,都會給留學生一些資助,這是文化的交流,沒人愿意來才是可悲的,一個大國氣量要大點。
騰訊網(wǎng)友:美國發(fā)句話,許多應(yīng)聲蟲對中國就是一片罵聲,這些應(yīng)聲蟲很多都是美國培養(yǎng)的留學生。這點我們應(yīng)該學習美國。
騰訊網(wǎng)友:像香港幾個大學,入學時一次性就給大陸學生40萬,給學生的錢一點都不冤枉,會有回報的。
點評
吸引留學生不能“不惜血本”
晏揚:誠然,政府或高校給予外國留學生一定的資助,的確是一種國際慣例,很多留學海外的中國學生,也得到了當?shù)卣蚋咝5馁Y助。但是,這一國際慣例的實質(zhì),是對本國、外國學生一視同仁,而絕對不是“厚外薄內(nèi)”。很多國家的實際做法是,在獎助學金上優(yōu)先保障本國學生,然后再考慮資助外國留學生?山K省的做法恰恰相反,置于中國高校貧困生比例高達20%以上、很多家庭砸鍋賣鐵供孩子上大學、有些大學生甚至“因貧失學”的背景下,這樣的“超級國民待遇”顯得異常扎眼。
既然是“茉莉花留學江蘇政府獎學金”,那么其中的每一分錢都來自納稅人。政府把這么多錢資助給外國留學生,納稅人會同意嗎?到2020年,如果江蘇省的外國留學生果真達到5萬人,“茉莉花留學江蘇政府獎學金”每年支出將高達25億至45億元,想想都覺得可怕!江蘇雖然是經(jīng)濟較發(fā)達省份,但也有貧困人口,有國家級貧困縣,有負債累累的地方政府,有教育、醫(yī)療等民生投入缺口。在此情況下,政府憑什么不惜花費巨資給外國留學生“超級國民待遇”?
據(jù)稱,發(fā)展外國留學生教育事業(yè)有利于增加社會消費,一名外國學生在境內(nèi)的年消費約為10萬元人民幣,吸引1萬名外國學生到江蘇留學,就會帶來約10億元的境內(nèi)消費。如果這就是給外國留學生“超級國民待遇”的初衷或緣由,那未免太搞笑了。政府每年給外國留學生5萬至9萬元,他們在境內(nèi)消費10萬元,有關(guān)方面居然覺得賺了,這個賬算得更讓人看不懂。每年消費額達到10萬元的中國人多得是,怎么沒見政府給幾萬元補貼呢?把這些錢補貼給中國學生或貧困家庭,他們同樣會增加消費、拉動經(jīng)濟增長,為什么不呢?為什么政府減稅總是那么難呢?
吸引更多外籍人士留學中國也許是一件好事,但切不可將之當做形象工程、政績工程,更不能為此不惜血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