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中國互聯(lián)網信息中心權威發(fā)布的《中國互聯(lián)網絡發(fā)展狀況統(tǒng)計報告》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,微博用戶數量以高達208.9%的增幅從去年年底的6311萬爆發(fā)式增長到1.95億,成為用戶增長最快的互聯(lián)網應用模式。微博在各個領域彰顯著其影響力和魅力,也被越來越多求職者視為新寵,用作利器。求職E時代,微博當道,微勢強襲。
現(xiàn)象
“微簡歷”+“微招聘” 花樣百出博眼球
這是一個微博肆虐的年代,只言片語的“微”信息,通過被“圍觀”的“關注” ,可以呈幾何級速度傳播,具有強大的影響力。在求職招聘領域,“微簡歷”和“微招聘”備受追捧,以其便利、時尚、零成本、高效率等特色,走紅職場。為了能夠在短短140字之內展現(xiàn)自己、吸引注意力,求職方和招聘方可謂絞盡腦汁、別出心裁,將百字“微言”玩出各種花樣。
“微簡歷”
“微簡歷”為求職者增添了應聘的新方式,也為企業(yè)增加了尋覓人才的新渠道。所謂“發(fā)微博,覓伯樂,言雖簡,意卻長”,就讓我們欣賞好玩易懂、吸引眼球的“微簡歷”吧。
三字經體:“大嗓門,急脾氣。性豪爽,重情義。讀廣院,新聞系。喜網絡,事招聘……”
文言文體:“古有周都督生不逢時,今有鄙人亂世尋出路。關云長赤兔之上過五關斬六將,小弟驅策鼠標萬次進出大街網……若問賢君何處有?劉備直指微簡歷,懷才不遇情何堪?”
打油詩體:“北京少年郎,曾混跡北航,隨性遠科研,前途盡迷茫;實習在英才,終擇招聘行;曾事五百強,又進大街網;初入互聯(lián)網,心遠夢飛翔;我愛三國殺,也迷郭德綱……”
凡客體:“愛挑戰(zhàn)、愛行政。經營是為長久考慮,管理是從喜好出發(fā)。成熟穩(wěn)重、溝通力強、學習能力佳。菜鳥敢于提出請求,因為我是應屆畢業(yè)生。”
“微招聘”
面對花樣百出的“微簡歷”,招聘方也按捺不住熱情,風格各異的“微招聘”也讓人眼前一亮。
淘寶體:“親,你大學本科畢業(yè)不?辦公軟件使用熟練不?快來看,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招人啦!這是個國際組織,馬上要在裴勇俊李英愛宋慧喬李俊基金賢重RAIN的故鄉(xiāng)韓國建立喔~此次招聘研究與規(guī)劃、公關與外宣人員6名。”
藍精靈體:“在大都市滴隔斷間里面,在地鐵站數十公里滴周邊,有一群懷揣夢想滴青年,他們勤勞又善良啊,積極又向上啊……最有幸福感滴24券網站,急需培訓
講師崗位滴人員,哦這樣的機會已經擺在你面前,投簡歷吧!哦好好干!好好干!”
咆哮體:“親。。!需要一個漂亮的小姑娘做店長有木有!!為什么月薪1800(元)+提成都沒有人關注。。!只要你大專以上學歷,外加迷人微笑。。。……這樣的老板你們傷不起。。!”
實錄
從成功應聘到搭建求職平臺
出鏡人物:周錦增,盛大網絡集團高級產品運營策劃,曾通過社交網站成功求職,F(xiàn)在管理有著新浪微博人數最多、3萬人加入的微招聘群。
他大學畢業(yè)的時候,崇拜馬云,非常想進入阿里巴巴工作。但是無論是投簡歷還是參加阿里巴巴的校園招聘,都以失敗告終。他尋找各種互聯(lián)網圈子,收集阿里巴巴的信息,沒有目標卻廣結IT人脈,誤打誤撞,竟然有一天在這個虛擬世界被阿里巴巴國際站的leader發(fā)現(xiàn)。全拜他在Facebook上詳細完整的個人資料所賜。管理QQ群、寫博客、通過博客賺到錢被各大媒體采訪……他的經歷讓這個leader產生了興趣,順著個人資料查到他的博客地址,對他有了更多的了解,并加了他的MSN,向他發(fā)出邀請!周錦增感受到網絡的強大力量,于是進入阿里巴巴后,他建立了QQ招聘群,幫助與他有同樣想法的人實現(xiàn)夢想。在2年的時間里,40多人通過這個QQ群進入阿里巴巴。
現(xiàn)在,他最喜歡的是微博,并成立一個以求職招聘信息發(fā)布為主的微群,求職者在這里發(fā)布求職信息,HR在這里尋覓良才,成員3萬多人,儼然搭建起有效的IT業(yè)求職招聘平臺。
對話
微博求職招聘 有個性化、快速的特點
記者:為什么熱衷于微群這種方式搭建求職招聘平臺?
周錦增:我曾經用QQ群建立招聘求職信息共享的平臺,但是有局限性,每個群最多只能加到500人,人滿了就得開新的群,目前我已經開了40多個微招聘系列QQ群。信息的到達人數是群人數的2倍到3倍。微群就不一樣,信息可以轉發(fā),還沒有人數的限制,一條信息的到達人數是群人數的4~5倍。像我現(xiàn)在的微群有3萬多人,按5倍計算,影響到的是15萬人,最關鍵的也是微群相當于一個社區(qū),更好地呈現(xiàn)內容。由微群建立起來的人脈節(jié)點,根據“6度分隔理論”,我不過扮演“第一個人”的角色。我做的事情不能跟專業(yè)求職網站相比,只是在為求職者、企業(yè)提供方便的同時,我也在廣泛地積累人脈;谌嗣}關系,將節(jié)點型的人物串起來。
記者:在你看來,微博求職招聘有哪些特點?
周:首先有快速的特點。在我組織的微群里,有一個求職者在一個半小時內就完成了從求職到入職的全過程。大約是晚上10點半有個七匹狼電子商務公司的招聘信息發(fā)布在我的微群,有個成員立刻對這條信息做出回復,職位要求與這個人的能力非常吻合,于是在午夜12點之前,“七匹狼”就和求職者進行了電話面試,并很肯定地和求職者說“恭喜你,下周一來公司報到吧”。如果是通過傳統(tǒng)渠道進行招聘,從網絡發(fā)布信息,到投遞簡歷,再到接受面試通知、面試,整個過程至少需要三四天。比較可知,微博求職的快捷。
“個性化”是第二個特點,企業(yè)和求職者都能夠用更個性的方式來展示自己。
記者:網絡展示該注意什么?
周:我還是談談我自己吧。我現(xiàn)在亟須做的是自我錘煉和沉淀,才能更好地發(fā)揮我的能力。而微群只是打開一些渠道,關鍵還是看自己的努力。
定義:
6度分隔理論: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,也就是說,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。
微勢強襲 利弊共存
解讀
微博已成為一種風靡且有效的互聯(lián)網交流手段。有推論說:微博的“力量”是博客的200倍,可見,百余字的“微言”蘊藏的影響力不可小覷。而作為新興的求職應聘方式,微博自然有利也有弊。為此,記者采訪了職酷網職業(yè)規(guī)劃發(fā)展專家Vicky,針對微博求職給予廣大求職者以建議。
Vicky分析說,從招聘者角度出發(fā),對微簡歷還是更看重其與招聘崗位的匹配度,這是不會改變的。因此,求職者在寫微簡歷時,首先需要將自己勝任該職位的經驗、能力和優(yōu)勢等精華內容,濃縮于微簡歷之中。如果有作品或成功案例需要展示,則可以通過鏈接形式展示。同時,為了達到使招聘者過目不忘的效果,微簡歷除了與職位匹配的能力的表述外,還應更具有趣味性,才更有機會在競爭者中脫穎而出。
同時,Vicky強調,對于微博求職這種新形式,求職者不應該將其作為唯一的求職渠道。新的求職渠道同原有求職渠道一樣,在求職過程中只起到傳遞信息的作用,是否獲得某個職位最終還是要取決于求職者的個人能力。
此外,由于微博發(fā)布招聘信息成本小,任何人、組織或企業(yè)都能隨便發(fā)布招聘信息,因此,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要分辨信息的真實性,一旦遇上有人以收中介費或押金等形式進行招聘,應該立即遠離。
總之,無論求職還是招聘,都不能只靠“一見鐘情”,微博用全新的方式為招聘應聘雙方打開了溝通了解的一扇大門,后續(xù)還是需要深入地了解,面對面地溝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