慎搜選,是指對人才招聘的態(tài)度和方法! ∪龂闹T葛亮曾經說過,治國之道,務在舉賢。國之有輔,如屋之有柱,柱不可細,輔不可弱,柱細則害,輔弱則傾。他言簡意賅地闡明了人才和治國的關系,提出了人才是治...
三國的諸葛亮曾經說過,治國之道,務在舉賢。國之有輔,如屋之有柱,柱不可細,輔不可弱,柱細則害,輔弱則傾。他言簡意賅地闡明了人才和治國的關系,提出了人才是治國的根本。
領導企業(yè)跟治理國家是一樣的道理。優(yōu)秀的人才是企業(yè)永續(xù)經營的基石。企業(yè)家都為招人難的問題頭疼,往往花了大把的錢,卻招不到滿意的人。也就是說,總感覺請回來的人不值那個價。
林中寶集團的王碧光總裁多次找我?guī)退]優(yōu)秀人才,對準備招進來的總經理,他開出的年薪是一百二十萬,年終紅利另計。據(jù)我所知,直到今天,林中寶銷售總經理還虛位以待。
類似林中寶的王碧光總裁這樣求賢若渴的企業(yè)家比比皆是,為什么招聘優(yōu)秀的人才就這么難呢?
今天,我們一起來探討,如何解決招人難這個令人頭疼的問題。我認為,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頭疼的問題,我們就必須要認真思考以下四個問題。
擁有十三億人口的泱泱大國,難道就真的沒有人才嗎?企業(yè)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,你清楚嗎?怎樣判斷他是最適合你的人才呢?人才是招聘來的嗎?
真的就沒有人才嗎?
除去老人和小孩,我國擁有年富力強的勞動力,至少有四千萬人。在這四千萬人當中,就沒有你想要的人才嗎?
感覺到人才匱乏,不僅僅是今天在座各位企業(yè)家的困惑,自古以來,有很多的君王和大臣們,也為找不到優(yōu)秀的人才而苦惱。針對沒有人才的問題,孔圣人說: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。就是說,哪怕是在只有十幾戶人家的村莊里,必定會有很多有才能的人。
求之不勤,擇之不審,或授之不得其所,任之不盡其才,故云無耳。這是西魏的政治家蘇綽在駁斥“無賢可舉”的一段話。
他說,之所以認為沒有人才,原因在于我們沒有堅持訪求人才、網(wǎng)羅人才,在對人才的選擇上沒有嚴格的把關,甚至連把關的準備都沒有。要不然就是對人才的使用不得當。
蘇綽不僅指出了人才匱乏的真相,還提出了解決的辦法。
他認為,但能勤而審之,去虛取實,各得州郡之最而用之,則人無多少,皆足化矣。孰云無賢。
那么,我們在對人才的選拔和使用時,應如何“審之”,該把好哪幾關呢?
古人云,君子所審者三,一曰德不當其位,二曰功不當其祿,三曰能不當其官,此三本者,治亂之源也。
就是說,我們在選拔和任用人才時,必須要慎重考慮“德、功、才”三個條件。第一個是他的道德品質是否與他所處的位置相稱,第二,他對公司的貢獻是否與他所享受的薪資待遇相稱,最后一點,他的才能是否與他所擔任的職位相稱。
估計我們的企業(yè)家在對人才的選擇上,都在自覺或不自覺的使用以上的“三審”。甚至有的企業(yè)家會有四審、五審,會導致對人才的過分挑剔,以至于身邊沒有可用之人。這是給我們沒有人才錯覺的第一個原因。
錯覺之一
各位要記住“水至清則無魚,人至察則無徒”的古訓啊。
我們應該不拘一格的選拔人才。不要以有無本科以上學歷,有無大型企業(yè)同崗位三年以上工作經驗,有無海外工作經驗,年齡在三十五歲以下等所謂的“硬指標”來選擇人才。
在我們常用的應聘要求的一些條件中,的確有很多是經驗之談。但是,如果過多的強調這些“硬件”,很有可能會吸引一些弄虛作假的“人才”。而且,各位按照這些要求去招聘人才,已經多年了,為什么到今天在你的企業(yè)里還是沒“人才”呢?
請大家認真的反思一下,是不是我們的招聘“條件”設計得不合理。
曾國藩認為,世上的人,論聰明才智和能力,是沒有太大差距的。只不過是每個人對知識、學問或技能的興趣點不同而已。沒有所謂的復合型人才,更沒有所謂的通才。對人才的衡量,完全取決于領導者對人才的要求、選擇和運用。
只要擁有一技之長的人,在曾國藩的眼里都是人才。他從來不因求全責備而埋沒了人才。
他說,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人有些不盡人意的小毛病,就輕易的放棄他。如果對人才過于苛求,那么就會讓一些平庸的人有機可乘了。因為平庸的人在工作中是不會有過失的。
錯覺之二
給我們沒有人才的錯覺的第二個原因是對員工的不信任。
可能有些企業(yè)家聽到這句話時,心里很不服氣,甚至覺得很委屈。我連公司的車都給他使用,倉庫的鑰匙都給他拿著,公司的現(xiàn)金都由他保管,還有怎樣才算是對他的信任呢?
信是什么意思呢?你吸引過來的人才,你信不信得過?信不信的足?就是信任的問題。
在談到企業(yè)的格局、企業(yè)家的胸懷的時候,很多老板都認為自己是一個胸懷寬廣的人,是個格局很大的人,真的是這樣子嗎?
對你的員工信任度有多少呢?
我看到了很多老板就這樣,電話不是像你這樣打的啊。你跟客戶溝通是時候要注意什么。注意有條理性啊,跟你講了多少遍,怎么老是學不會呢?
那個轉帳的事情搞好了沒有啊,趕快去查一下,要不然沒錢發(fā)工資,唯你是問。
這個月的稅報了沒有,快去報稅呀,拜托,這樣的事情,不要老是等我來提醒你們啊。
哎,我都跟你說了多少遍,你怎么就學不會呢?傳真件會不會用?我就知道你不會用。
真不知道,你們現(xiàn)在的大學生在學校里都學了些什么?
等等諸如此類的話,各位是不是特別熟悉嗎?好像我昨天還是這樣說的哦。
為什么我們反復的叮嚀囑咐呢?為什么我們會這么累呢?
說句實在話,是你對員工的不信任。你根本就不相信他們能把事情做好,所以你就苦口婆心地在那里講啊講的。
員工愿意聽嗎?都聽進去了嗎?
我們換個角度看看。今年你現(xiàn)在四五十歲了,你老爹天天在你耳邊說,出門不要忘了帶鑰匙,小心你的錢包,不要等我提醒你該理發(fā)了。
你老媽就整天說,多穿件衣服,不要餓壞了身體,跟你說了多少次,少吃點魚,容易卡喉嚨的,這么大的人了,飯要慢慢的吃,誰跟你搶啊。
感覺如何?喋喋不休的嘮叨!沒完沒了的啰嗦!
看在他們是你親爹娘的份上,你感覺自己像《大話西游》里悟空碰到羅羅嗦嗦的唐僧一樣,很凄慘,難以忍受,對吧?
可能在你的心里,除了感激她們對你的關懷以外,其實是早就煩得不得了吧。恨不得就趕快要離開父母,再也不愿意聽他們講了。覺得他們是把你當小孩子看,簡直在侮辱你的智慧。
那你有沒有考慮你可憐的員工,你有沒有聽聽他的感受?一點點事情,你就在哪里指手劃腳的,橫加批評、指責。
也許,你認為這是對他的指導。但是,你考慮這樣做會導致什么樣的結果嗎?員工不敢做事,做得多錯得多,挨罵的機率高。
其實,你不僅僅是不信任你員工的專業(yè)水平,更是不自信的表現(xiàn)。為什么?因為這人是你招進來的,你在懷疑自己看人的眼光和水平。
你唯一能做的,就是相信自己的眼光,相信他們的專業(yè)水平。信任很重要,相信他并且放任他去做這個事情。
毛主席有“你辦事我放心”的氣度和格局,才能成就偉業(yè)。我們何時“放心”過。
請對你的員工說,你們大膽去做吧,各位,我完全相信你們完全能夠勝任這份工作。
對你的員工夠信任嗎?我們總是在擔心他們做不好這個東西,會弄砸那件事情。在談企業(yè)管理時,我們都知道要大格局才能有大成就。連我們員工小小的過失都不能包容,我們有多大的格局呢?
騰訊的CEO馬化騰說,我喜歡做能顯示自己獨特性的工作。當別人贊賞我工作成就時我很得意。我討厭別人對我的工作指指點點,說三道四。
信任我們的員工,是一種自信的表現(xiàn)。因為他們是你選擇的,對自己的選擇都懷疑的人,很難成就大業(yè)。信任很關鍵,你要相信這群人能夠一起圖謀大業(yè),你要相信你吸引的人,是人才而不是奴才,不要對別人去呼三喝四。
錯覺之三
給我們沒有人才的錯覺的第三個原因是,不重視對員工的培養(yǎng)。
做為父母而言,我們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比別人的強。做為企業(yè)家而言,我們總覺得別人的員工比自己的強。從這個角度講,員工到有點像你的老婆或情人,總認為別人的老婆就是好。
我們不愿意在對員工的培養(yǎng)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,都喜歡拿來主義。直接對別人的老婆橫刀奪愛;ù蟊惧X雇用“空降兵”,結果我們的“空降兵”在硬著陸中光榮犧牲,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。
所以,我建議各位,不要只從別人家抱孩子,抱來的孩子養(yǎng)不“家”,終究有一天會被“富爸爸”再次抱走。嘗試著用心撫養(yǎng)你自己的孩子,一定會有意外的驚喜。
找到了給我們沒有人才錯覺的原因,相信各位就會對癥下藥了。
知識技能實戰(zhàn)類課程
戰(zhàn)略與規(guī)劃
企業(yè)創(chuàng)新戰(zhàn)略和創(chuàng)新管理
技術路線、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(guī)劃
組織管理
管理者的創(chuàng)新領導力
體系流程
打造高效研發(fā)體系
產品創(chuàng)新研發(fā)流程與工具
核心技能
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
研發(fā)項目管理
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
系統(tǒng)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
創(chuàng)新工作坊
產品創(chuàng)新工作坊(四課程,詳見下表)
職業(yè)創(chuàng)新能力訓練工作坊
創(chuàng)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
關鍵實踐
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
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
敏捷研發(fā)項目管理(SCRUM master)
微創(chuàng)新-互聯(lián)網(wǎng)時代的最佳創(chuàng)新實踐
《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(yè)發(fā)展戰(zhàn)略》
《低碳經濟下的企業(yè)發(fā)展戰(zhàn)略》
《企業(yè)戰(zhàn)略管理》
《生產運作管理》
《供應鏈與物流管理》
Copyright © 2010-2025 HR研究網(wǎng) All Rights Reserved.粵ICP備11064537號